新笔趣阁 > 军史小说 > 汉世祖 > 第68章 仁宗篇10 帝国的政治生态

第68章 仁宗篇10 帝国的政治生态(3/4)

上一页汉世祖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新笔趣阁在线收听!
北巡检使的富弼,被任命为枢密副使,这文臣第一次真正位居帝国武堂,即便是排名最末的枢密副使。

如富弼、韩琦等学院派士人,虽在世宗时期就有名声,并得到充分的锻炼,但也正是在范仲淹掌权后,才真正得到重用。

范仲淹称富弼为王佐之才,若非其大力提拔,富弼得多走十年的仕途,方才能达到今时的地位。当然,富弼的出挑,与他的岳父老相公晏殊,显然也脱不了关系。

而平定王则起义,虽然以枢密副使石元孙作为主帅,但作为安抚使的敬彦博也是文人出身,并且具备军事指挥之权。在河北战场,韩琦也作为河北转运使、行营粮料使,负责大军辎需供应,手下同样有兵

虽然早有征兆与趋势,但经由范仲淹彻底发动,针对帝 令系统进行的改革,也显然引发了大量功臣老贵的不满。因此,这让他们直接地感受到,自己对于帝 政影响力的动摇。

而关于范仲淹对军队“精兵简政”的整顿提议,也同样引发了大量不满,即便他是出于严纪强兵的考虑,依旧让人反感,直觉其手伸得太长。

包括自郭良平之后,势力有所回落的海军系统,都对范仲淹不满,因为他试图裁减由老枢密郭良平制定的“二十年造舰造炮计划”。

范仲淹的倒台,让后人产生了无数的遗憾,让无数眷恋建隆盛世的人其意难平,但是,在正统十二年,他的倒台是注定的,这是由帝国统治阶级集体发动的一次反扑,是一股时代浊流,其势难挡。

而范公留下的诸多时代印记,真正为人所接受,并引发众多统治阶层效仿的,便是“义庄”。

早在建隆时期,范仲淹便首倡义庄,在其兄范仲温的支持下,兄弟俩在苏州建立了一座“范庄”,置办土地,发展生产,用以安置、接济那些穷困的范氏族人、亲戚。

争相效仿者很多,得名又得利,等到正统年间,全国各地,由权贵们建立的义庄已然在帝国诸道遍地开花。

大汉帝国的庄园经济,迎来了一波蓬勃发展,而世祖、太宗皇帝曾经努力寻求限制与打破的人身依附关系,又再度在地主与佃民之间建立起来了,并且更加强势与顽固。

历史是个圈,兜兜转转,最终还是难免回到让人熟悉的轨道上。也正是从范仲淹之后,历代王朝兴衰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病与问题,也以一种显著的、不可遏制的姿态,出现在大汉帝国身上,并且再难通过努力,恢复到曾经的清明。

只不过,比起历代王朝,大汉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
《汉世祖》 最新章节第68章 仁宗篇10 帝国的政治生态,网址:https://www.xbqg999.com/119/119979/2194_3.html

上一页汉世祖章节列表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