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质问?”李将军反问到。>
“对啊?”朱大典脑筋一转,有道理啊。“为何无人前来质问?”>
李将军看了他一眼,说到:“因为此山中必有埋伏!”>
我了个去!>
朱大典在心底狠狠骂到。>
绕了半天,还是想要去惊扰孝陵!>
南北议和与此山中有埋伏,二者之间有个毛关系啊!>
狗鞑子!>
朱大典心中不忿,狠狠地捏了捏拳头,一张老脸涨得通红。可是,远远地跟在这一队铁骑后面,他还能鼓起勇气。>
到了近前,闻得那甲具刀兵上的铁锈味道,他却怎么也鼓不起勇气喊出声来。>
能壮着胆子走到这里,和这位李将军说上这几句话,便已经快是他的极限了。>
古人将勇气分为四种,血勇、脉勇、骨勇、神勇。>
血勇之人,怒则面赤。大言慷慨,恨不能与敌同归于尽。>
脉勇之人,怒则面青。激昂孤愤,咬牙切齿。>
骨勇之人,怒则面白。恃强凌弱可以一当十,迎刃而上则远遁千里以求保全。>
唯神勇之人,喜怒不形于色,大勇近乎于怯。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,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。>
对于朱大典来说,一腔血勇,也就堪堪让他在这位李将军的面前,还能说上几句话而已。>
若真要违逆,身体比他的意志却更诚实!>
“李将军!”朱大典努力绷紧身体,不让它抖动,说到:“咱们,不如撤吧!”>
他思来想去,还是撤退最合适!>
既不违旨,也不用惊扰太祖陵寝,还能顺着这位李将军的意,避过山中莫须有的埋伏。>
“有道理!”李将军说到。“咱们撤!”>
朱大典如释重负!>
及至回到本军阵前,才发觉自己浑身竟然已是被汗水湿透。>
那言语之间颇为和睦的李将军,为何能给自己堂堂大明兵部侍郎造成这么大的威压?>
朱大典不由得暗恨自己。>
下一次,他一定不会再怕了!>
……>
孝陵里确实是有埋伏的。>
大明陆兵部东部都督黄得功,他就坐着轮椅,率兵埋伏在孝陵外。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《陛下,我能三个月平辽》 最新章节第三十六章 若知鞑虏过孝陵,网址:https://www.xbqg999.com/351/351836/167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