轻的游击将军说到:“无妨,学生志在平定山河,此时无心士举!”>
“唉!”堵胤锡叹了一口气,说到:“这一场仗,打得实在是有些冤枉啊!”>
“老师是什么意思?”>
“总督大人令咱们来守这九江城,咱们自然是应命而来。可是,还没等咱们闹明白方向,怎么就莫名其妙地打了这一仗?”堵胤锡说到。>
“老师是听说什么了吗?”>
堵胤锡说到:“如今城中都在传,说是金陵那位颁了诏旨,北伐、南下、西征、东进,几路并举,这恍若儿戏一般的战略掩盖之下,其实是着重在西征一路上。”>
“没错啊,定然是这个理!”年轻的游击将军说到。>
“那咱们这样,算不算是背弃了大明?”堵胤锡问到。>
“可是……”,那年轻的将军也皱了一下眉头,说到:“总督大人的命令是,牢牢地守住九江啊?”>
堵胤锡又叹了口气,真是左右为难。>
当初,他能在湖广之地站稳脚跟,招募‘君子’,多亏了有何腾蛟支持。否则,以他区区一个学政的身份,又哪里能够扯起自己的一只兵马来?>
这一只兵马,乃是他取‘三千越甲可吞吴’之意,从湖广诸地学子中选择而来,他也不叫他们士卒,而是个个都称为‘君子’。>
解衣衣之,推食食之。>
营中凡有大事,皆是诸位‘君子’共同而决,无高下之分,也无尊卑之序。>
只望着这三千‘君子’,能以家国为念,同心赴死,一力挽得天倾。>
只是成军无多久,便听闻得东边起了变故。>
先是左良玉率军东征勤王,随后又听闻崇祯皇帝南下,与那位弘光帝起了争端。>
其时何腾蛟手握大兵,数番聚众商议。只是商议来商议去,什么结果都没有商议出来,一直商议到金陵派大军西征了,这才匆匆忙忙派了堵胤锡来九江,先守着再说。>
至于何腾蛟自己,还是坐镇武昌,继续反复研究着,该何去何从。>
“是啊,总督大人……”,堵胤锡摇了摇头,“老成持重!”>
堵胤锡到底是读书人,不会如高杰一般直言‘磨蹭’,但意思其实是一个意思。>
“汉青,还记得咱们君子营立营的初衷吗?”堵胤锡问到。>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《陛下,我能三个月平辽》 最新章节第四章 南明唯一的一个战略家,网址:https://www.xbqg999.com/351/351836/213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