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军史小说 > 南宋北征 > 第二百三十八章 余玠入蜀

第二百三十八章 余玠入蜀(2/5)

上一页南宋北征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新笔趣阁在线收听!
要耗费钱粮了,好在此次有皇帝的支持与首肯。几年来皇帝更化更新,去冗官、冗兵、冗费,朝廷开始出现盈余,虽说全力北伐财力还是不够,但支援一个四川,朝廷还不至于被拖垮。

外三关同时扩充,民夫们奔赴前线,垒石墙、掘壕沟,构建一些半永久的防御工事,余玠将军队与一般民众聚居区完全隔开。而在驻地内部则会搭建一些营房供士兵居住。

作为防御的重点,三关的城寨墙主墙增加到三丈高,加上原有的山崖,又高出数丈,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,城墙多用黄土夯筑,少数为土石混筑或土包石,顶部平坦,向敌一侧筑有女墙。

根据忠义军建城的标准,主墙上每隔四十丈到五十丈还有一段凸出墙体的城墙,称为马面、敌台。主墙上供出入的门还筑有瓮门进行保护。

墙外挖了壕沟,两丈宽,一丈多深。在一些重要的临敌地段,工匠们还加筑了副墙、副壕,形成双墙双壕。修筑在主壕和主墙外侧,在主墙凸出的两个马面之间,与主墙平行,可以防护主墙,又可以抵御风沙积雪。副墙外的副壕浅于主壕,但要宽得多。

城墙的最薄弱处,是容易被撞开或者被暗探偷偷打开的城门。城门通常有吊门做双重保险。城门上,筑有单檐或重檐的城楼,城门外侧,加筑半圆形或矩形的狭小外堡“瓮城”,堪称全方位立体掩护。瓮城的小门开在一侧或两侧,不会正对城门,所以,从瓮城到城门,要曲折出入。

壕堡紧贴主墙内侧,借用了主墙的部分墙体,周长约百步上下,或方或圆,各堡相距数里,控扼谷口或者要道。

而在第二道防线的外五州,还有大大小小的要塞堡垒,构成疏密相间的纵深防御,凭依优越地势,各驻有守军百余名,各堡相距十余里至二十里,遥相呼应。

至此,忠义军土字房工匠们在外三关大放异彩。

原先土字房在“金木水火土”各房中最是低调,与其他各房相比,似乎毫不起眼。

木字房由叶北林亲自都管,忠义军望远镜、连弩、大名砲、飞艇都是木字房所出,在众房中首屈一指; 火字房大匠毕先如今也颇受重用,出品的天雷弹、霹雳火炮、炸雷等等新式武器,大有后来居上。

水字房出品的各种水利锻造工具应用极广,忠义军能披甲达到九成以上,制作盔甲的成本能降到这么低廉,水利锻造技术功不可没。

而金字房的高炉炼钢,生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
《南宋北征》 最新章节第二百三十八章 余玠入蜀,网址:https://www.xbqg999.com/352/352062/239_2.html

上一页南宋北征章节列表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