拨一拨慢慢练嘛!”>
“一拨一拨慢慢练……”柳湘莲默默念了几句,顿时被点醒。>
此前一直将京营视作整体,便觉无从着手,可如果只改造一营呢?比如将柳芳的奋武营练成精锐。自己和他缓和关系,不就是想着能有所助力么?>
只练一营的好处便是阻力较小,可以想办法化解,哪怕付出些代价也无妨。>
一旦有此成功案例,便可提出十二营团“轮训”,假若每个团营轮训半年,十二团营就是六年!>
自己本就没想完成京营整饬的任务,慢慢耗下去便是,谁知往后会发生什么事!也许早就天下大乱了!>
永隆帝或许不满,但也没道理责罚自己——要么许我慢慢练,要么另请高明。>
倘若真以整饬奋武营为目标,又该如何做到?柳湘莲寻思起来。>
京营诸弊的根源,一是将官只顾谋取私利,二是驻扎京都,被权贵左右。>
想要整饬一营,便需官兵分离、内外隔绝!>
目下唯一之法,便是异地封闭集训。>
远离京都,营地封闭,最直接的效果便是断绝占役。>
他们可以临时雇佣贩夫走卒乃至灾民乞丐应对检阅和抽检,可是一旦集训,全都会原形毕露!便可趁机清理虚冒,还可裁汰老弱,招收青壮补充至满额。>
练兵较为容易。以柳三那批老卒为核心,配以税卒营骨干,再吸纳一些精干人手,组建教导队,足以操练士卒。>
练将则不同。京营将官世代父子相袭,官职乃是家族根本,绝不肯轻易舍弃。如果可以,应当尽可能保留。考核不合格者,可继续强化培训,不接肯受者,或是多次培训完仍无长进者,方得罢黜。且允许推荐族中子弟相替,当然,也要考核合格。>
单个将官不足畏,怕的是有心人煽动武勋群体,鼓噪闹事,所以要提前防备各家报复,可行之手段仍然是利诱。>
目下朝廷设有京师武学,“大小武官子弟及勋爵新袭者,肄业其中,用文武重臣教习。”但也面向百姓招纳,生源广阔。>
自己可专设【京营武学】,对京营将官和武勋大开方便之门,凡族中子弟皆可入学读书习武,不限名额,且各家有推荐之权,每年可推荐一定数量的学生。>
此举纵然袭爵袭官之人不在意,甚至反对,可族中其他人必然踊跃欢迎,作为族长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《红楼鼎革》 最新章节第204章 以拖待变,网址:https://www.xbqg999.com/352/352117/203_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