肴名寓意都极好,‘喜鹊登梅’、‘芍药生思’、‘红豆曲’……>
除此之外,还有数个馒头。>
往来江湖客所吃的食物远不如宾客丰盛,这倒不是抠门,而是风俗如此。>
若大喜之日,宴席之上,凡是来往之人,皆用好酒好菜招待,意味着夫妻日后不会勤俭持家。>
追根溯源,这条风俗,是为了防止有那些忒不要脸的玩意儿,死乞白赖地讨吃喝。>
听说祀君时代,喜婚之地就曾有那等人,不事生产,只在喜婚城游走,听闻哪家喜事,就去蹭饭,坏名声传到了当时喜婚大人的耳中,于是便有了此俗。>
两人道了一声谢,温台大快朵颐起来,罗青则慢条斯理,向中年男子问道:“我二人正要前往娶灯城,不知先生可知此地?”>
“娶灯城?”>
新郎官的父亲指着西南方道:“大致方向就在此地西南……”>
温台胃口极大,罗青左手拿着馒头,再回过头来时,桌上菜肴已一扫而光。>
这还不算,温台视线一移,就望向了众多村中宾客宴饮的场面。>
罗青从怀中掏出几两金,“先生,这些算我二人的礼钱,我这位兄弟偏爱热闹之地,能否和贵村村民一同欢饮?”>
喜事的风俗规矩并不迂腐,掏得起钱财,那待遇就是宾客了。>
满脸喜庆的中年结过手金子,含笑道:“但请无妨。”>
温台哈哈一笑,手中端着一只碗,凑了进去,也不落座,豪爽地与众人干了一碗,“诸位兄弟,今日且喝个痛快。>
我乃异地之人,游历至此,见咱们村有喜事,就走了过来……”>
此时还没到喜闻乐见的入洞房环节,新郎还在酒桌上坐着,与一群从小光着屁股玩到大的发小饮酒。>
不只有男子,还有占据一半的年轻女子。>
有几名年岁与新郎差不多大的女子身前同样摆放着酒碗,喝得面红耳赤。>
这些人都是村子的人,因烟视村相距不远,新娘也认得,彼此之间再熟悉不过了。>
有些女子威胁着新郎,不准辜负了女子男子则是在使劲地往新郎那灌酒。>
村中而言,没恁多的规矩,女子上桌饮酒,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,莫说当下,纵是规章制度极多的祀君时代,也从未有过女子不上席的规矩。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《祀君》 最新章节第二百四十六章 村民,网址:https://www.xbqg999.com/352/352698/247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