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焦老汉表现得很不错,做事情沉稳不说,人又忠厚老实,给他才打赏了一小串钱,他就想着知恩图报。这种人在身边做事,贾瑞感觉放心。>
焦老汉夫妇俩是半路夫妻。焦老汉是因为打了大半辈子光棍,没有生儿育女的机会。焦老汉的老婆唤作刘嫂子,原本在山海关外种地,家中老老小小五口人,有几十亩薄田,还养了一群羊,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巴的,但也能凑合着过去。>
但后来女真诸部杀过来,全家被迫南迁。在这个过程中,她和家人都失散了,流落到北平城外,眼看着就要饿死了。只好在别人的介绍下,和焦老汉凑成了一对。迄今已有十余年。两人相濡以沫,倒是培养了一些深厚的感情。>
焦老汉的赶马车生意,一直不大景气,他一直想把马车便宜卖掉,看能否另寻门路。刘嫂子所能接下的一些缝缝补补、洗洗刷刷的活计,也工钱较少,赚不了几个铜板。>
听说贾瑞这里能包吃包住不说,每个月合计还有一吊钱的工钱,这对老年夫妇自然一百个愿意了。>
焦老汉负责门卫和值守,接管了书高的值夜工作。偶尔他也给书高搭一个帮手,做一些搬送之类的重活。>
刘嫂子则先在厨房帮佣,等到冬梅临产和坐月子时,她将临时负责厨房事宜。>
家中的人手初步安排好了之后,贾瑞则开始考虑给扫盲书院招聘助讲了。贾瑞这边属于初始创业、筚路蓝缕阶段,也不可能开出太高的工资,也吸引不到太优秀的科考人才。>
不要说举人、秀才了。但凡有一丝考中秀才的可能,都不大愿意到贾瑞这里教导小孩子们识字,这不是耽搁复习备考吗?所以贾瑞只能从认识的人中间,物色一些有一定文化知识基础,但又没有科考希望的人,来担任识字班的教学与管理工作。>
还真让贾瑞找到了几个这样的人才。>
第一个是贾芸。他在贾氏义学里,上过好几年学,虽然没有科考天赋,但也把基础打得很好,就没有几个他所不认识的字。而且此人健谈幽默,最是能吸引学员们的注意力。>
贾瑞和贾芸谈起这个事情,贾芸当然是不乐意的。他父亲在时,家中也曾宽裕过。这在扫盲学院干活,每年撑死了才赚十几两银子,甚至才十几吊钱也说不一定,又怎么值得让他卖命?>
但贾瑞解释说,并不需要他全天候在书院里干活。他可以选择做兼职,赚一些零花钱。等他在荣宁二府谋到了正经差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《苟在红楼从如花美眷开始》 最新章节第七十七章 人力储备,网址:https://www.xbqg999.com/352/352829/77_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