、棉质保暖袜子,牛皮靴子……从上至下全都包裹了严实,不热的冒汗就不错了,又怎么会害怕严寒?>
可幽冀联军没有这样的条件,袁绍也不可能舍得百万万钱的投入,就算舍得,他也没有这么大的资本,也就董虎凭借着钱庄发行的纸币,这才能勉强每年向民间投入百万万钱来刺激经济,其余的任何人都没有这个资本,哪怕他们学着董虎也弄个钱庄,也不可能让百姓认可。>
董氏钱庄发行的纸币有董虎垄断的无数物资支撑,可即便如此,寻常百姓在拿到纸币时也会跑到钱庄兑换成铜钱,并不是十分坚信纸币的信誉,是军方几十万兵卒,以及兵卒相关的人群在支持纸币,很少去主动兑换,这才维持住了纸币的信誉,要不然……钱庄内的铜钱早就空荡荡了。>
军方将士知道钱庄内的铜钱不足,董虎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,他只是与军中将士说了货币的本质问题,讲明自己不是没有足够的财富,只不过他缺少货物与货物交易的铜钱而已。>
尽管许多兵卒不懂这些,即便说了个清楚他们也听不懂,但军中将士信任他,而且纸币也确实能够在董字号店铺买到任何物品,只要能当铜钱花掉,兵卒就没什么可担心的。>
董虎能用无数钱财为兵卒置办一身保暖冬装,但当今天下任何一路诸侯都做不到这样的事情,可河北之战却选择了在冬日作战,幽冀联军也只能将主战场放在了城市攻防战上面,而不是选择大军团野外厮杀。>
这种论断基本上在一年前就基本上确定了下来,唯一需要确定的就是最终进攻方向的问题,而进攻方向则必须根据幽冀联军的主力在决战前的所在位置来确定,而不是学着后世宋朝那样,一群大佬在开封指点千里之外的战争,尚未等到战争爆发,所有的战略战术都已经计划好了,宋军将领也必须按部就班的依照计划进行作战,甭管对方是什么样的阵型,计划上说用锥形阵,那就必须用锥形阵厮杀,不合实际而战败了,那也不是朝堂上大佬们的战术不对,而是将士们不够勇猛。>
战场瞬息万变,必须根据战场上的情形来进行应对,事前可以整出预备计划,但却不能真的按部就班的实施,需要根据现实的情形应对,所以在进攻方向的问题上,董虎一直没有给出最终定论,直至最终军议上,他才确定最终的主攻方向是邺城。>
但在这之前,为了避免袁绍有所准备,军事物资并未进行大规模调动,直至最终确定了主攻方向后,海量物资方才向河内郡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《三国之西凉兵王》 最新章节第917章 战前的平静期(上),网址:https://www.xbqg999.com/297/297412/917_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