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这个皇帝是不是解缙心中的不二之主朱棣不知道,但看到自己孙子吓成这样,朱棣也是叹了口气收起脾气。>
“是与不是都不重要了,就停他两个月俸禄权当惩罚吧。总不能让人说送了咱们一幅画,咱们朱家人却恩将仇报吧。”>
“那幅画给你爹了,有空帮着你爹想想怎么提首诗在上面。”>
“写首好诗,那幅画还能补救补救。”>
见皇帝收起了脾气,朱瞻基暗自松了口气,赶忙搀扶着朱棣来到卧榻前坐下。>
“爷爷,您叫我来有什么事?”>
闻言,朱棣从一旁的枕头下面拿出一道折子,递给朱瞻基道:“这是咱们大明朝的李太白写的,你也看看吧。”>
“互市之策?”>
见朱棣点头,朱瞻基连忙打开了折子。>
不看不要紧,这里面的内容简直是让他肃然起敬。>
半晌后,朱棣问道:“写的怎么样。”>
朱瞻基脸色严肃的合上折子,正色道:“恩威并施,既有支持北征的策略,同时兼容了我大明铁骑过后安抚边关百姓之策。”>
说到这里,朱瞻基不得不佩服于谦的策论。>
原本他还以为于谦只不过是嘴硬而已,却没想到他竟然真如他爷爷说的这般有才华。>
闻言,朱棣也是长叹一声道:“小子,论识人的功夫,你照你爹和你爷爷还差点。”>
“于谦这封折子里不光有北伐大军的最佳行军路线,而且还详细标明了粮草的数目,以及与边关百姓互通有无的想法。”>
“大军过后边关必然百废待兴,届时必须要以天恩惠泽边民。”>
“互市之策不光需要官府来主持,还需允许百姓自发与蒙古各部族的牧民通商。”>
没错,于谦吸收了楚萧这些时日里的一些想法,并详细将其编撰成了互市开办之策。>
大军过后皇家要允许百姓自发与牧民通商,否则只允许官府来主持互市的话,市场绝对无法形成规模。>
只有百姓自己才知道,牧民和他们自己最需要的货物是什么。>
但有一些重要物资,必须标明不允许买卖。>
铁器、火器等等一律不允许流出大明的版图,但牧民却可以用牛羊来兑换盐巴和布匹,还可以用羊毛购买粮食和他们最爱的烧酒。>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《家父九千岁》 最新章节第二十九章 皇帝礼贤,太子研墨!,网址:https://www.xbqg999.com/352/352240/2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