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官制冗杂,创历代之最,光是官职名类就有诸如散官、本官、贴职官、差遣官等六类。>
其中几类官职中,最重紧要的是两类,一为本官,二为差遣官,所谓本官:亦名寄禄官,用以定论官职文武序列、官品、朝俸等,有名有利,很重要,但却不掌实权。>
而所谓差遣官:亦名职事官,即为实职,也就是这个官员实际做的事情,掌差遣官者,才可抚境安民,牧守一方,升衙断案,佐治朝堂,正是官员的实权所在,诸如种师极所说的环庆路安抚副使,便是差遣官。>
种师极官朝议大夫、提举秦凤常平,其中朝议大夫为本官,正六品,属文官序,提举秦凤常平为差遣官,实职,执掌秦凤路仓司诸事。>
刘延庆官均州防御使、侍卫亲军马军都虞侯,其中均州防御使为本官,从五品,属武官序,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为差遣官,实职,管带三衙禁军。>
至于种溪,则是只有一个寄禄官,也就是本官从九品的将仕郎,因为年幼,还不曾过吏部铨选,更没有差遣派下,只是一个虚职。>
如果单看官阶的话,种师极正六品,而刘延庆却是从五品,论官阶刘延庆其实是还要高于种师极的。>
但种师极是文臣,而刘延庆是武臣,大宋一朝为防武人专权,重蹈前朝覆辙,从来重文抑武,行以文御武之道,文武之间的地位悬殊宛如鸿沟,如果种师极和刘延庆在途中偶遇,官阶略高一筹的刘延庆甚至是要先给种师极见礼的。>
也正因如此,如果种师极和刘延庆同争环庆路安抚副使一职,武臣出身的刘延庆并不占优势,而且还有韩忠彦的面子在,弃种师极而用刘延庆的可能性不大。>
这样的结果这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,不难预料,但种溪身为种师极之子,却说刘延庆是志在必得,确实怪地很。>
尹氏起初只当种溪年幼,不明白其中的关窍,于是耐心地对种溪解释道:“哥儿莫看刘延庆是管带外衙的都虞侯,但论及资历和声望,是远不及你爹的。”>
尹氏的意思,种溪自然是知道的,而种溪之所以会这么说,也是有他的缘故,而这也正是因为他“之前那位”干的荒唐事,他现在不得不给他擦屁股了。>
种溪道;“我知道娘的意思,但娘可知,前几日我出事时,当时与我同在茶坊的还有刘延庆家的次子刘光世。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,去这个花馆子饮茶就是刘光世的主意,我为一歌伎与人动手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《北宋月明》 最新章节第九章 圈套,网址:https://www.xbqg999.com/352/352700/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