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些,谋得一个出身,为官一任,牧治一方,若是能眼睛放得亮堂些,运气再好些,进了新帝的眼中,总不难混到一个从龙之功,至少以后日子总还是能过地舒坦的。>
对于戴颂的想法,寻常百姓想要做到自然是千难万难的,但对戴颂而言却并非不能,因为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,戴颂还是知道的,至于戴颂能够倚靠的那颗大树,就是现在他所在的种家。>
戴颂对宋史的了解虽然谈不上有多精通,但对于自己所处的将门种家,戴颂还是知道些的。>
西北种家与府州折家并称北宋将门,功业赫赫,族中子弟多在西军中任要职,种家在西北深耕多年,威望极高。>
而种家众子弟中,论名望,论功绩,论官位,集大成者则是《水浒》中那位众多豪杰口中大名鼎鼎的老种经略相公。尽管演义之说不可证于史实,但这位老种经略相公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。>
老种经略相公名作种师道,论辈分应当是与种溪的生父种师极同辈的,也就是戴颂的叔叔。>
种师道被誉作北宋末年第一名将,在开封被围时身负天下之重望临危受命,自西北而来,先领孤军吓退金兵,而后以一己之身便能安定人心惶惶的开封城,稳住几欲倾颓的局面,险些就能逆天改命,挽救大厦于即倒,为大宋再续国祚。>
但无奈钦宗不用忠言,种师道进三策退敌安国,钦宗哪怕只用其一也能免于国灭之灾,但偏偏钦宗皇帝战和不定。非但一策都不用,反倒听信奸佞所言,在开封城局势稍安后就对种师道摒弃不用,最后自食其果。>
对于种师道这等人物,戴颂自然是想抱着大腿的,更何况还是自家的叔父,但奇怪的是戴颂明明有着种溪的记忆,可是他搜肠刮肚地思索了许久,却始终想不起那位叔父的名字是种师道,好像种家并无此人一般。>
难不成现在种师道还不叫种师道,而是唤作其他的名字?>
种溪的生父原名唤作种建中,后为避建中靖国年号,改作了种师极,种师道现在查无此人兴许就是这样的缘故。>
“也罢,左右还很有些日子,日后有机会再问问家中旁人吧。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养伤,待身子大好了,也出得门去好好领略番这大宋风华才是。”戴颂思索许久也不得其解,自言自语地嘀咕一句。>
戴颂性情豁达,随遇而安,既然已经身在此处,他也不愿再多做那些无谓之思,毕竟过好眼前才是最紧要的。<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《北宋月明》 最新章节第四章 何去何从,网址:https://www.xbqg999.com/352/352700/4_3.html